分類
家長園地

兄弟姊妹常爭執 家長角色尤重要

家長錦囊

11 月 2022

撰文:家庭動力創辦人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 吳綺琴 

近來接受遊戲治療的個案中,有好幾個孩子的情緒問題都與年幼的兄弟姊妹相處有關。但大多數的起源都不是甚麼大爭執,而是在細微的互動中,大家都在爭取母親的關注,比較彼此之間得到母親多少的正面回應,比較母親對誰的「愛」多一些!孩子的手足相爭,往往是因為對兄弟姊妹產生嫉妒,而藉機發洩不滿情緒。


確實,每個人都「偏心」,父母也如是。不論是先天的性格及後天的培育,都會令他們鍾愛某些表現及行為模式。若父母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他們不會因為孩子都是自己子女而眼光突然變得開闊。

 

對於孩子的不同性格,父母或會對某些特質特別欣賞,某些特質較為抗拒,這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父母必須對這種狀況有所意識及察覺,並讓自己先跳出狹隘的框架,讓自己在父母的角色中成長,增加自己眼界的寬度和闊度,並學習欣賞孩子性格的差異,從心底裡欣賞孩子獨特的優點,在日常生活中傳遞出去,讓孩子接收得到,能自我肯定,這樣才能避免手足相爭的問題惡化,令孩子產生不必要的嫉妒及猜忌。

 


在孩子年幼的階段,母親的角色尤為重要,因為母親與孩子的互動質素如何,對孩子的自我價值及安全感建立有關鍵性的影響。在最近這幾個個案中,不約而同地發現孩子家中都有一個活潑開朗、善解人意、喜歡表現自己,甚得大人及老師歡心的兄弟姊妹。在言談之間,筆者也看到母親在描述這人見人愛的孩子時那份喜悅及自豪,無怪個案中的孩子因性格較內向、寡言、害羞和謹慎, 往往有被比下去的感覺。

有一位母親也意識到要欣賞兒子的能力,於是不斷讚賞他,但在性格上,卻不經意地鼓勵兒子以姐姐為榜樣,多表達和融入群體當中,但這實在非孩子性格的本質,令孩子會懷疑自己的性格一定是有甚麼缺憾,不能得到母親接納。這種內在的傷痛,很容易化為孩子對姐姐的嫉妒情緖,令父母更覺得孩子對姐姐的態度無理,會更進一步令孩子不能走出這個負面循環。

 


筆者建議父母不要拿孩子來比較,對較內向、害羞、寡言和謹慎的孩子,多安撫他們:「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學哥哥一樣與小朋友玩,你靜靜地觀察已是一種參與,待你覺得安心時再出去玩也不遲!」或說「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像姐姐那樣健談或喜歡在人前表演,媽媽喜歡你能按自己的意思,在你認為適當的時候表達自己便可以了。」

對情緒反應較大和行為較衝動的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先聆聽他們,後才幫助他們糾正行為:「你的反應這麼大,要打哥哥,你心裡一定感到很憤怒,讓我聽聽你的感受好嗎?」父母有時候確實要處理孩子「爭些甚麼」,但有更多的時候,父母要做的是滿足孩子心理及情感的需要,肯定他們的本質,孩子自然能夠好好相處!

分類
家長園地

三個特點讓你知 你是否「怪獸家長」?

家長錦囊

11 月 2022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

   狄志遠博士

 

雖然父母是天職,但不是「天生就識」。之前筆者跟政府高官討論現時家長的困難以及如何有效推展家長教育工作,席間大家都覺得要加強家長教育工作,因為現時的家長愈來愈「怪獸化」,結果是家長壓力大,孩子負擔重。

 

如果家長想判斷自己是否「怪獸家長」,可從三方面去評估:

 

  • 你是否時刻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要求子女多學習及多操練呢?
  • 你是否常常擔心孩子做錯事,怕他們面對失敗,所以給予子女多方面的保護呢?
  • 你是否經常因子女的學業及日常生活而感到壓力,擔心子女事事做不好,以致自己情緒不安呢?

「怪獸家長」有一個問題,就是太著重子女的表現,特別是學業或成績方面。其實,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關心,就是親子關係了。父母與子女是要互立感情關係,而不是事工關係。在家庭中,我們多談情說愛,而不是默書測驗及考試。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促使子女健康成長的基石。

分類
家長園地

「我的兒子吃得少,會太瘦嗎?」

家長錦囊

11 月 2022

撰文: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

   資深營養師 吳耀芬

 

有很多家長也會帶小朋友來見我,便跟我說:「我的兒子是不是很瘦?」、「他的骨頭已經很明顯了」或「你看看,他的肋骨都可以看得出來了,手臂還很幼呢!」其實很多家長也覺得自己的小朋友偏瘦,但事實上,這些個案是不是真的偏瘦呢?

 

其實是屬於偏瘦與否,就要看看生長圖了,如果小朋友是在生長線以下的,才算是不及格。如果小朋友偏瘦,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健康的問題。因為有些家長可能便會說:「不是啊!他隔壁的同學每一頓飯也能吃整碗飯呢,也吃了很多肉;相比我的兒子,每頓飯都只吃幾口飯,真的吃太少了!我要想辦法追到隔壁的同學吃飯的分量,那麼他才有足夠的營養!」

很多家長也有一個比較的心態,我相信每個人的需要其實也不同。有一些小朋友可能真的比較高大,但有些小朋友可能受遺傳影響,相對上比較矮細、骨架小一點,他的需要當然也不會一樣的,所以家長也不需要太擔心。

 

我相信有一件事可以做的,便是在家裡吃飯時保持開心愉快的情緒,不要看著他是否每一口飯也有吃、有沒有「含飯」或是吃完整碗飯,因為不停強迫他,只會令小朋友在吃飯的時候也增添了壓力。如果我們希望他在吃飯的時候多吃一點,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準備分量比較少的飯放在碗裡,讓他吃完了,再讓他添飯,令他有一種成功感,也有助他增加食慾。

另外,飯菜當然不能太單調。有一些家長表示,曾經因應小朋友的口味而只常煮他喜歡的食物,希望他能多吃一點,可惜效果不太好。因為就算是喜歡的食物,也會感到很悶、很厭倦,所以便不吃了,結果得了反效果。所以家長也要多想一些色彩繽紛或是味道不同的菜式,令小朋友感到有新意思,就不會令他們覺得悶而減少食量了。

分類
家長園地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家長錦囊

11 月 2022

撰文: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彭智華

 

在百多年前,文盲是很正常的事。但自從數十年前教育開始普及,時至今日,到學校接受教育是必須的,學習除了通過教師以語言直接傳授知識外,學生還需要自己閱讀教科書,在做功課或考試時,更考驗學生閱讀時的專注力及速度。

 

三十年多前,投考消防員的基本資格是小學六年級畢業便可,而今時今日,大學畢業生也未必能考到消防員。現代的火災已不單是要求消防員體能好,簡單用水便可灌救熄滅,因為有些火警的起因很複雜,要用特別的方法及化學物才可撲滅。

 

各行各業都需要閱讀能力

不論是藍領或是白領,都需要處理文件檔案,需要閱讀別人的報告或說明書,更需要自己書寫報告,所以閱讀及處理文書的需要可說是無處不在。以前文盲可以到銀行提款,但現代的自動提款機,我們不單可以提款,還可以繳交不同的費用,但就非常考驗我們閱讀的專注力及速度。

當我們成年後有很多簽訂合約的時候,而且合約有很多條文,字體又小數量又多,也是閱讀的一大考驗。現代人經常要在網上搜尋資料,也需要閱讀的能力,就是視覺搜尋符號文字的能力及速度。

 

培養子女的閱讀興趣

培養子女的閱讀興趣,並培養成為良好的習慣。雖然閱讀圖書也可以,但閱讀報紙是每個人必須養成的良好習慣,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總統教授,都需要定時閱讀報紙,因為只有這個方法才可以保持與社會的資訊同步,了解世界各地的變動,掌握通識思維。

雖然現時有很方便的電視新聞,好像不需要自己閱讀,聽電視新聞似乎更方便。但實際上閱讀報紙除了得知新聞時事,更能不斷鍛鍊處理文字的能力,而且閱讀報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報紙可說是社會大學的教科書,是每個人「做到老,學到老」的不二法則。

 

分類
家長園地

學習放手 讓孩子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家長錦囊

11 月 2022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

           林何佩儀

 

孩子從孩童到成年,獨立不是一夕之間發生。從搖籃到出社會,這段人生旅程是由無數小步走出來的,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小步,都是父母學習放手的機會。

 

因為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照顧他到老,所以身為父母,要懂得適時的放手。放手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讓他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並且能夠為自己負責,這樣的愛才深具意義。

 

怎樣放手

1.愛與紀律並行

許多父母想要和孩子做朋友,但尊重並不是放任。筆者認為,做孩子的朋友,是想和孩子分享、溝通彼此更多的內心世界,但不是沒大沒小,孩子仍需要父母的引導。與其苦惱如何當孩子的朋友,不如好好思考與學習如何成為孩子的教練和精神支柱。所以,傾聽孩子的聲音,觀察他們的行為,是教育孩子自我規範的第一步。父母學會傾聽孩子,將有助於了解孩子的潛能、興趣與熱情所在,也才能給予孩子需要的協助與支持,就能放手。

2. 給孩子機會處理事情,從錯誤中學習

許多父母似乎忘了,哭泣的嬰兒最終要學會沒有人抱著而入睡,也忘了當年看到幼兒在沒有人的扶持而踏出第一步的狂喜和感動。當孩子面對衝突、問題或做錯時,父母不要急著代言、出手或善後。千萬不要剝奪孩子從錯誤、失敗中學習的機會,因為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為自己主張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為自己的選擇或行為的後果負起責任。放手的過程中,你要允許孩子嘗試錯誤,並接受失敗。

3.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

我們要放掉一種迷思,不是孩子想要的東西,做父母的都要滿足。在設定界限中,延遲滿足很重要,我們要區分孩子的「想要」和「需要」。孩子要求某樣東西時,不要有求必應,你可以等到他生日時送他,或鼓勵他自己存錢買。西方很多父母,都會鼓勵孩子去幫鄰居鋤草賺取零用錢,來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透過自己努力,辛苦得來的東西,他們會比較懂得珍惜。

 

放手除了幫助孩子成長,讓他對自己該負的責任有感覺之外,還有一個更崇高的價值,就是化小愛為大愛。父母要學習放手,祝福孩子去追求他的人生。當你開始放手時,你會發現,原來生命有無限寬廣的空間。